产品概述
本产品是一种专为钢筋混凝土(RC)结构加固而设计的高性能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。它以水泥和石英砂为骨料,掺入多种高性能聚合物乳液、抗裂纤维和添加剂精制而成,具有高强、高粘结性、无收缩、抗裂、耐久等特性。适用于结构增大截面加固、混凝土孔洞修补、梁板柱表面缺陷修复等,能有效恢复并提升结构承载力。
主要特点
高粘结强度:与旧混凝土、钢材的粘结强度远高于普通砂浆,确保新旧材料共同受力。
无收缩/微膨胀: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微膨胀,补偿收缩,避免空鼓、开裂,保证密实性。
早强高强:早期强度发展快,后期强度高,抗压强度最高可达C60/C80甚至更高等级,能快速承担荷载。
抗渗耐久:密实度高,抗渗、抗冻、抗碳化、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,使用寿命长。
施工性好:保水性佳,和易性好,既可手工抹灰,也可机械喷涂,操作简便。
绿色环保:无毒、无害、不燃,对钢筋具有防锈保护功能。
适用范围
增大截面加固:混凝土梁、板、柱、墙等构件增大截面的加固施工。
结构缺陷修补:混凝土结构蜂窝、孔洞、剥落等缺陷的修补与修复。
保护层修复:钢筋防锈处理后的保护层修复与重建。
耐久性防护: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抗渗、防腐、防冻融防护层。
技术性能指标(执行标准:GB 50728-2011)
检验项目 | 性能指标 | 检验结果 |
---|---|---|
抗压强度 (MPa) | 28d ≥ 55 | ≥ 65 |
抗折强度 (MPa) | 28d ≥ 12 | ≥ 14 |
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(MPa) | ≥ 2.5,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| ≥ 3.0(混凝土内聚破坏) |
抗渗压力 (MPa) | ≥ 1.5 | ≥ 1.8 |
竖向膨胀率 (%) | 24h ≥ 0.02 | ≥ 0.03 |
收缩率 (%) | 28d ≤ 0.10 | ≤ 0.05 |
注:以上为典型数据,具体以厂家检测报告为准。
施工工艺流程
第一步:基面处理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直接影响粘结效果。
凿毛:使用电锤、凿子等工具将原混凝土结构表面凿除至坚实基层,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(粗糙度不小于4mm),增加机械咬合力。
清理:彻底清除基面的粉尘、油污、苔藓等杂物。
钢筋处理: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,并将钢筋表面的粉尘清理干净。
润湿:施工前2-4小时,对基面进行充分洒水润湿,直至混凝土基面饱和,但施工时必须无明水。
第二步:支设模板
根据设计要求的截面尺寸支设模板。模板要坚固、稳定、不漏浆。在灌注前,需对模板进行润湿。
第三步:配料与搅拌
配比: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水料比进行配比(例如:重量比为 水 : 干粉 = 13-15 : 100)。切勿凭经验随意加水,否则会严重影响强度。
搅拌:先将所需水量倒入搅拌桶中,然后逐渐加入干粉料。使用低速电动搅拌器搅拌3-5分钟,直至形成颜色均匀、无结块的膏状体。静置1-2分钟后再稍作搅拌即可使用。
第四步:施工操作
抹灰施工:将搅拌好的砂浆用抹刀分层压抹在基面上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5mm。当设计厚度大于15mm时,应分多层涂抹。上一层抹灰应在下一层砂浆初凝前后进行(以手指按压略有压痕为宜)。
灌注施工:对于增大截面工程,可将模板上口预留为灌注口,从一侧灌注,用橡皮锤轻敲模板辅助流平排气。
振捣:对于截面较大的部位,可轻微振捣,确保密实。
第五步:养护
施工完毕后,砂浆初凝时(表面略干,手指压无印痕),立即进行保湿养护。
可采用覆盖湿麻袋、草帘或塑料薄膜等方式,防止水分过快蒸发。
每日洒水不少于3次,保持表面湿润。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。
养护期间应避免振动和碰撞。